各位朋友:
自从2006年夏天,爱知行开始在北京等地的维吾尔流动人口中开展健康和法律支持工作,并曾于2009年底获得《南风窗》杂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参见附件的新闻。
鉴于目前中国政治环境变化,特别是相关新疆和维吾尔人议题的敏感性,我们在一线人群中的健康和法律工作已经暂停,但保留了对新疆相关政策发展的观察和研究,希望继续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健康和权益状况有所帮助。
近期,爱知行相继发布了相关新疆反恐运动下的社会管理、民生福利和民族关系的观察报告,包括:
1、论新疆且末县《关于民汉通婚家庭奖励办法(试行)》:从新疆维吾尔族的婚姻情况到开放多元的民族交往环境(2014年10月10日)
2、新疆便民联系卡制度:反恐社会对流动人口的维稳管理(2014年12月15日)
3、新疆民生建设年的回顾(2010─2014)(2015年3月30日)
为确保本项目持续、稳定地发展,现公开征集共同研究的学者和项目资金支持。在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本项目大约需要4万美元的支持,包括支持研究人员的薪酬、国际差旅和一些会议费用。
项目时间: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18个月
预算:
一研究人员薪酬:1万元人民币/18月 =3万美元
交通差旅费:3万元人民币 =5000美元
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3万元人民币=5000美元
总计:24万元人民币 =40000美元
本项目计划在2015年-2016年开展下列议题的研究:
1、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对中国社会和政策发展的影响;
2、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14年5月28日-29日)后续政策落实情况,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中央各部委和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政策执行情况;
3、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相关“相互嵌入式”社区发展意见的落实情况;参见:
“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4、国家民委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5、预算透明和公众监督;
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权、妇女权益和儿童权益状况。
谢谢!
万延海
新疆反恐打击运动下的社会管理、民生福利和意识形态发展
观察项目计划书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
2015年1月28日
2015年1月28日
一、计划缘起:中国新疆反恐打击运动的新布局
从2013年到2014年一连串针对性强,伤亡人数增加,且扩及中国内地省分的新疆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高新疆的紧张情势,也使新疆暴力恐怖攻击成为中国政府的首要议题。从历史来看,中国政府的新疆政策的调整经常是受到新疆暴力恐怖攻击活动所触发的,在巴仁乡暴力攻击事件之后,逐步形成所谓的七号文件,将三股势力定性为主要的敌人;七五事件催生了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开启了以民生经济为主的新疆政策,包含了民生建设年的推动以及对口援疆机制的强化。这次新疆恐怖攻击的扩散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新领导的就位,促使中国政府开启了一连串新疆政策与民族政策的调整,使2014年成为新疆情势转变的关键年份。
2014年中国政府分别举行两次重要会议,这两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疆工作和民族工作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9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14年12月22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总结了前两次重要工作会议的结论与方针,提出中国政府新一阶段的民族工作政策与方向: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围绕改善民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提出25条意见。
中国政府新疆政策的新部署呈现为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的态势,政策的针对性更强,朝群众需求贴近的趋势,针对民族交流、教育、失业、扶贫以及南疆地区等民生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方向,其内容具体体现在严打暴恐、关注民生与民族交流三个层面。
(一)在严打暴恐方面:强调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预警能力。中国政府自2014年5月开始以新疆为主战场,其他省区市积极配合,开展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
(二)在关注民生改善与南疆发展方面:强调要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善民生、惠及当地,要从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出发,以增加就业为重点,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对南疆发展,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
(三)在民族交流方面: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小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整体而言,新疆局势的改变促使中国政府调整政策方向,并加大政策力度,企图透过全力的财政支持与全面的发展,透过严打威吓与民生改善、民族融合等软硬兼施的政策,提升新疆的民生经济与民族关系,降低并压制「三股势力」在新疆的影响,使新疆与中国内地的关系能够「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计划目的
中国政府新疆政策的调整有其对新疆环境的评估以及政策的目的,然而政策产生到最后执行的成果需经过相当不同的环节,从环境评估、问题评估、政策目的、政策的形成、手段的选择与运用、到政策的执行、执行情况的反馈与修正等等,其中目的、手段与结果常会产生不一致的情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中行政体系极大化,行政监督与民情反馈机制的缺席下,经常会产生行政体系「做自己会做的事,而不是做会有效果的事」,或是以手段满足手段,忘了最终的目的为何的情形。
因此观察中国政府2014年新疆政策调整后新疆环境与情势的变化与中国政府新疆政策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计划目的在于考察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对新疆严打暴力恐怖活动与强化民生福利政策的推动以其影响,检视2014之后的2015年与2016年新疆情势的转变,考察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政策执行与影响,观察中国政府民族交流政策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发展。透过政策执行的考察与情势的变化,在反恐运动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中,关注宪法保障的人民基本权益;民生建设中的强调政府信息公开、公共参与;基于民族平等与民族交流立场,观察民族与地域偏见,期盼杜绝民族与地域歧视。
三、计划项目与内容
观察中国政府2014年新疆政策调整后新疆政策的推行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严打暴力恐怖活动的社会安全与社会管理的层面,其次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所强调的民生建设的推动,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部署。此外新疆环境与情势的变化亦是本计划的观察重点,如深化体制改革与依法治国的推动、户籍改革、流动人口管理、纪委反腐的调查、以及住村工作组的推动等等。本计划子项目为:(一)反恐运动下的社会管理,(二)新疆民生福利推动的检视,(三)民族交流下偏见意识形态发展,(四)最后藉由前三个课题之分析结果与其他重要的政府作为观察新疆情势的变化。
(一)反恐运动下的社会管理
新疆的反恐严打运动不是单纯的打击犯罪的刑事活动,是结合宗教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严密的社区保安与网格化管理、重点人员与特殊群体的帮助教育管理,其所面对的是宗教气氛日益浓厚的维吾尔社群
是以打击极端宗教思想与非法宗教活动等为目标所进行的社会动员。这种以反恐为名的社会管理在2015-
2016年会有甚么样的发展?透过甚么样的机制进行管理与整合?对人身的行动自由与权益有甚么样的影响?宗教管理的法律化对新疆的宗教范围是否会更为的压缩?等等都是值得观察的重点。
是以打击极端宗教思想与非法宗教活动等为目标所进行的社会动员。这种以反恐为名的社会管理在2015-
2016年会有甚么样的发展?透过甚么样的机制进行管理与整合?对人身的行动自由与权益有甚么样的影响?宗教管理的法律化对新疆的宗教范围是否会更为的压缩?等等都是值得观察的重点。
(二)新疆民生福利推动的检视
新疆现有30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7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3个,重点乡(镇)276个,重点村3607个,新疆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占新疆县(市)总数(91个)的29.67%。新疆的国家级贫困县明显集中于南疆三州,喀什地区、和阗地区和克孜勒苏州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明显较多,占总数的70%以上。长期以来新疆的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没有变动,而过去国家资源的投入并未惠及南疆的维族社会,维吾尔族人口失业率的提高也使的贫困的情况更难改变。经济发展的滞后与长期的贫困状态使的新疆的社会问题、宗教极端化与暴力恐怖活动相互影响。
据报导[1],自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自治区政府连续5年堆动「民生建设年」活动,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70%以上,民生工程从2011年的22类80项、2012年25类90项、2013年25类100项,到2014年的25类150项,2010-2013年四年投入7000多亿改善民生。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既有推动民生福利的方向下,针对南疆、教育、扶贫与地方产业更是加大力度。大量政策与经费的支持下,对新疆社会民生的发展产生甚么样的影响,以及大量经费与建设是否符合当地需求等都是是相当值得关注的层面。
(三)民族交流下偏见意识形态发展
民族关系是全方位的、是文化上的、经济上的、社会上的、同时也是政治上的,因此文化、经济、社会风俗与政治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误解,经由媒体的渲染使民族间的偏见扩大,均会造成民族关系的变化。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2010年关于北京市维吾尔流动人口的报告,指出对维吾尔人的偏见普遍存在于大城市中,「很多人不喜欢甚至厌恶维吾尔族,将他们与小偷划上等号,认为他们野蛮、不讲道理。」然而随着维吾尔人到中国大陆内地就业谋生人数的增多,这种民族文化的差异,因彼此的误解,也屡屡成为维族与汉族冲突的来源,如2012年12月3日的切糕事件,2009年广东韶关因谣言而造成的殴斗死亡事件。2009年乌鲁木齐的七五暴力恐怖攻击事件,使维汉之间的紧张更为强化,但这紧张仍限新疆之内,2014年昆明事件则将维汉之的紧张扩散到全中国大陆。在媒体的报导之下,民众对维族充满恐惧,这种恐惧并转化为一种全然的敌意,不再只是「不喜欢或是讨厌维族」,而是将整个维族当作是暴恐分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整个民族的污名化。
这种冲突又会再回过来更加强化内地汉人对维吾尔人的成见,屡屡加深的偏见就会变成是一种污名化的过程,最后形成对维吾尔人的歧视。歧视与偏见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汉人对维族偏见的强化,也会形成维族对汉人偏见的巩固。
因此若要创造民族平等交流、相互欣赏,相嵌式的环境,就需要对民族交流下偏见意识形态发展进行考察,不仅是对于新疆,同时也包含内地的新疆人与汉人。藉由考察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环境与障碍,并针对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镶嵌式小区建设和非歧视政策落实以及对歧视情况的评估。
四、项目时间: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18个月
五、预算:
一研究人员薪酬:1万元人民币/18月 =3万美元
交通差旅费:3万元人民币 =5000美元
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3万元人民币=5000美元
总计:24万元人民币 =40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