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4日,无锡《江南晚报》报道,无锡市政府向江苏省19家省级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千亿元,共授信贷款金额897亿元,代理发行各类债券128.8亿元,融资总额达到1025.8亿元,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也为无锡市政府提供担保、再担保金额150亿元。无锡市常住人口为610.73万,人均借债1.6万元,这样庞大的债务,为无锡带来什么,报道称,“保证无锡市在重点项目建设、经济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改造、节能环保和正常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
市场的归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句名言“你赚钱,我收税,你亏损,我同情”,现在的政府插手企业是拔苗助长,各级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强化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使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别日益扩大。
融资千亿,资金相对过剩,政府急功近利、饥不择食引进。福建周宁县李国清在无锡一洲集团就是一例,做空做空,然后卷款潜逃澳洲,欠债高达10亿。无锡一洲集团成立于2009年11月,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李国清的公司就欠债高达10多亿,不少人质疑这样庞大的资金是如何融来的。
用市场的手段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改造的唯一办法,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从寻租活动中得利的特殊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力求推动“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蜕变。如果没有步伐较大的改革阻断这一路径,使之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就会锁定在这一路径中。而一旦路径被锁定,就会像诺斯(Douglas North)所说,除非经过大的社会震荡,就很难退出了。(吴敬琏语)
政府的投资用于公共开支,这当然没错。但这样的开支,应该和老百姓的收入相适应,维护公平、正义,创造就业机会,改革经济中不协调,结构性矛盾,夯实经济基础才是政府的责任。现在农民无地可种,工人无处上班,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无锡,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教育、能源、社会管理等的巨大压力,这样的梯度转移从国家层面是生态灾难,也挤跨了原著民的创造能力。
近年来无锡的发展异化为领导的政绩工程,大投入,大手笔。无锡新市政府工程,资金投入上千亿,主体工程占地面积近一万亩。无锡已经看不到农村的田野风光和自然生态。到处是湿地公园、农业生态园,农博园。以无锡市交通建设为例,“十一五”无锡市投资在公路、航道、道路、铁路、港口、站埠、机场、公交、轨道、总计投资885.8亿元。无锡市等级公路里程达759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3.9公里,等级公路密度和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为157.7公里/百平方公里和5.8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23.3平方米。
《时代周报》报道:仅仅是2010年前7个月,无锡市签约的物联网项目共139项,总投资111亿元,涵盖专业园区建设、研发机构、专业公司、项目开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无锡的这一发展模式却引起了争议,有人就批评“530计划”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凡可行的设想都可以拿到风险投资,失败的话不加追究。”有专家指出,“530计划”的成功率很可能不足10%,指斥“530计划”这样拿未来20年的财政投资出来的繁荣景象,是一种对未来的不负责任。知情人士即指出:“无锡市政府没钱了,地铁停建一个多月了,公务员工资都拆借。过去的5年,无锡投了发达国家100年的项目,建了豪华市府楼,转型引进高科技项目,但增长乏力。”
融资千亿元主要投资建设无锡市重点项目,政府应该明白“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是财政的基本原则,那种跨跃式的发展不可持续。可是,无锡市政府不顾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大举借债,透支未来,借债还贷。政府干扰市场经济的行为,必然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内需不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愈演愈烈,市长当大老板的公司动作,各级官员就是车间主任,要不腐败难!
万能的政府必然机构庞大,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财政收入的20%,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两倍。与此同时,政府在民生支出方面则明显落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支出占比仅有14.9%。相比之下,美国这一比例达到61%。
政府收入有二块,财税收入和卖地收入。财税收入支撑不了庞大的政府开支。卖地收入是政府的捷径。推高地价、进而推高房价,产业空心化,实业不做了,带来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经济泡沫。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银行就有可能破产,银行的钱来自于哪里?政府当然不可能破产,是破广大企业和老百姓他们的产。
城市化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如果不能尽快打破体制性的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和社会灾难。
魅力、创新、创业、幸福无锡,是迷惑百姓的宣传!